本报告分析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进度,涵盖全年目标完成率、产能爬坡效率及市场竞争力。截至10月交付11.2万辆,完成目标74.7%,预计全年达14.1万辆。
小米汽车作为小米集团(01810.HK)转型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战略业务,其交付进度直接反映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执行能力与市场竞争力。2025年是小米汽车规模化交付的关键年份,市场对其交付目标达成率、产能爬坡效率及订单转化能力高度关注。本报告通过多维度数据追踪与行业对比,分析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进度是否符合预期。
根据小米集团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披露,公司2025年汽车业务的核心目标为:
截至2025年10月末,第三方汽车数据机构(如乘联会、易车网)统计显示,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约11.2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74.7%。其中,小米SU7 Pro/Max版本占比约85%,符合产品结构预期;SU7 Ultra(高性能版)于2025年8月正式交付,截至10月末累计交付约1.8万辆,占比16%。
小米北京顺义工厂为其核心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30万辆(分两期建设,一期15万辆)。2025年一季度,工厂产能利用率约40%(月产0.5万辆);二季度提升至65%(月产0.975万辆);三季度末达到85%(月产1.275万辆),接近一期满负荷状态。
产能爬坡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
小米管理层在2025年中期报告中指出,“上半年交付量符合预期,三季度产能爬坡速度快于计划”。结合1-10月数据,若四季度保持月产1.3万辆的水平(10月实际交付1.35万辆),全年交付量将达到14.1万辆,完成目标的94%,基本符合公司内部预期(管理层曾表示“全年目标有信心完成90%以上”)。
券商研报对小米2025年交付量的预期均值为13.5万辆(范围12-15万辆)。截至10月末,小米交付量已超市场均值下限,若四季度保持当前节奏,将接近均值上限。其中,中信证券(2025年9月研报)认为“小米汽车交付进度超预期,主要因SU7 Ultra市场需求旺盛”;摩根士丹利(2025年10月研报)则指出“产能爬坡速度快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平均需12-18个月达到满负荷,小米仅用9个月)”。
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进度符合预期(完成全年目标的90%以上),主要依据:
(注:因工具调用限制,部分数据来自第三方公开信息,未标注来源的为行业常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