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赣锋锂业2025年电池回收业务进展,涵盖15万吨产能规划、90%锂回收率技术突破、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合作及40亿收入增长,揭示其锂资源闭环战略优势与行业竞争力。
赣锋锂业(002460.SZ)作为全球锂资源龙头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电池回收业务,将其视为“锂资源闭环”的核心环节。2025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3500万辆,同比增长28%[0]),电池回收需求迎来爆发期。本文从产能规划、技术研发、客户合作、财务表现四大维度,结合行业趋势与公司过往布局,对赣锋锂业2025年电池回收业务进展进行深度分析。
赣锋锂业的电池回收业务始于2018年,初期以“试点项目+技术验证”为主。2024年,公司明确提出“2025年电池回收产能达到15万吨/年(LCE当量)”的目标[1]。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江西新余、四川成都、广东惠州三大回收基地的扩建,合计产能达12万吨/年,接近目标的80%。
从产能结构看,公司优先布局三元锂电池回收(占比60%),其次是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占比30%),剩余10%用于梯次利用(如储能电池)。这种结构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2025年全球三元锂电池退役量约为80万吨,磷酸铁锂约为50万吨[0]。
此外,公司通过“产能共享”模式提升利用率: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签订“定向回收协议”,确保退役电池的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7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赣锋锂业的电池回收技术以**“湿法冶金+直接修复”**为核心,2025年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技术优势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使赣锋锂业的回收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行业平均约15%)。
2025年,赣锋锂业的电池回收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尽管2025年全年财务数据尚未披露,但根据上半年数据及行业趋势,可对其回收业务财务表现做出判断:
2025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邦普循环(宁德时代子公司)、格林美、赣锋锂业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赣锋锂业的竞争优势在于:
从战略意义看,电池回收业务不仅是赣锋锂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更是其应对“锂资源短缺”的关键举措。2025年,全球锂资源产量约为120万吨LCE,而回收锂产量约为15万吨(占比12.5%)[0]。赣锋锂业的15万吨/年回收产能(2025年底目标),将使其回收锂产量占比达10%,有效缓解锂矿开采的压力。
2025年,赣锋锂业的电池回收业务取得了产能规模化、技术突破、客户拓展的三大进展,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展望2026年,随着产能的全面释放(15万吨/年)与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预计回收业务收入将突破50亿元,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
尽管行业竞争加剧,但赣锋锂业的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优势,使其在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先地位将持续巩固。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增长,电池回收业务有望成为赣锋锂业的“第一增长曲线”。
(注:[0] 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库;[1] 数据来源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