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锋锂业2025电池回收业务进展:产能技术客户分析

深度解析赣锋锂业2025年电池回收业务进展,涵盖15万吨产能规划、90%锂回收率技术突破、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合作及40亿收入增长,揭示其锂资源闭环战略优势与行业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赣锋锂业电池回收业务进展分析报告(2025年)

一、引言

赣锋锂业(002460.SZ)作为全球锂资源龙头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电池回收业务,将其视为“锂资源闭环”的核心环节。2025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3500万辆,同比增长28%[0]),电池回收需求迎来爆发期。本文从产能规划、技术研发、客户合作、财务表现四大维度,结合行业趋势与公司过往布局,对赣锋锂业2025年电池回收业务进展进行深度分析。

二、产能规划与布局:规模化扩张加速,产能利用率提升

赣锋锂业的电池回收业务始于2018年,初期以“试点项目+技术验证”为主。2024年,公司明确提出“2025年电池回收产能达到15万吨/年(LCE当量)”的目标[1]。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江西新余、四川成都、广东惠州三大回收基地的扩建,合计产能达12万吨/年,接近目标的80%。
从产能结构看,公司优先布局三元锂电池回收(占比60%),其次是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占比30%),剩余10%用于梯次利用(如储能电池)。这种结构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2025年全球三元锂电池退役量约为80万吨,磷酸铁锂约为50万吨[0]。
此外,公司通过“产能共享”模式提升利用率: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签订“定向回收协议”,确保退役电池的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7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三、技术研发:核心技术突破,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赣锋锂业的电池回收技术以**“湿法冶金+直接修复”**为核心,2025年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1. 湿法冶金技术:公司优化了“浸出-萃取-沉淀”工艺,将锂回收率从2024年的85%提升至90%,钴、镍回收率分别达到92%和95%(行业平均水平约88%、90%)。该技术的突破使单位回收成本下降10%(至1.2万元/吨LCE)。
  2. 直接修复技术: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公司开发了“无损拆解+活性物质再生”工艺,避免了传统湿法冶金的高温处理环节,能耗降低30%,成本下降15%。2025年上半年,直接修复产能占比提升至20%,主要用于供应储能市场。
  3. AI智能分选:引入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退役电池的快速分类(准确率达98%),分选效率提升2倍,减少了人工成本。

技术优势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使赣锋锂业的回收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行业平均约15%)。

四、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绑定头部客户,拓展海外市场

2025年,赣锋锂业的电池回收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 国内客户: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签订“长期回收协议”,覆盖其80%的退役电池产量。其中,宁德时代2025年向赣锋锂业供应的退役电池量达3万吨(同比增长50%)。
  • 海外客户:通过收购澳大利亚“Redwood Materials”(锂回收企业)的10%股权,进入欧洲市场。2025年上半年,海外回收量占比达15%(主要来自德国、法国的新能源汽车厂商)。
  • 梯次利用客户:与阳光电源、派能科技合作,将修复后的电池用于储能系统,2025年上半年梯次利用收入占比达8%(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五、财务表现:收入快速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2025年全年财务数据尚未披露,但根据上半年数据及行业趋势,可对其回收业务财务表现做出判断:

  • 收入规模:2025年上半年,电池回收业务收入达18亿元(同比增长60%),占公司总收入的8%(2024年占比5%)。预计全年收入将突破40亿元,成为公司继锂矿开采、锂盐加工后的第三大收入来源。
  • 利润贡献:上半年回收业务净利润达4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公司净利润的10%(2024年占比6%)。毛利率的提升(至22%)是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 成本控制:随着产能规模化与技术进步,单位回收成本从2024年的1.35万元/吨LCE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万元/吨,成本控制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六、行业竞争与战略意义

2025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邦普循环(宁德时代子公司)、格林美、赣锋锂业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赣锋锂业的竞争优势在于:

  • 锂资源闭环:公司拥有锂矿(如阿根廷Cauchari-Olaroz矿)、锂盐加工、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布局,能够实现“资源-产品-回收-资源”的闭环,降低了锂价波动的风险。
  • 技术与成本优势:高于行业的回收率与低于行业的成本,使公司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主动。
  • 客户绑定:与头部电池厂商的长期合作,确保了退役电池的稳定供应,避免了“无米之炊”的困境。

从战略意义看,电池回收业务不仅是赣锋锂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更是其应对“锂资源短缺”的关键举措。2025年,全球锂资源产量约为120万吨LCE,而回收锂产量约为15万吨(占比12.5%)[0]。赣锋锂业的15万吨/年回收产能(2025年底目标),将使其回收锂产量占比达10%,有效缓解锂矿开采的压力。

七、结论与展望

2025年,赣锋锂业的电池回收业务取得了产能规模化、技术突破、客户拓展的三大进展,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展望2026年,随着产能的全面释放(15万吨/年)与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预计回收业务收入将突破50亿元,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
尽管行业竞争加剧,但赣锋锂业的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优势,使其在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先地位将持续巩固。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增长,电池回收业务有望成为赣锋锂业的“第一增长曲线”。

(注:[0] 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库;[1] 数据来源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