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赢激光研发投入占比提升3.7%,技术优势与业绩增长分析

分析联赢激光2023-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从15%提升至18.7%的战略价值,聚焦核心部件自主化、智能化升级及新能源领域拓展,揭示其技术优势与业绩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联赢激光(300691.SZ)研发投入占比提升情况及价值分析报告

一、引言

联赢激光作为国内激光焊接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其研发投入力度直接反映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及长期竞争力的构建能力。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行业公开信息,从历史变化、行业对比、投入方向及业绩传导四大维度,系统分析联赢激光2023-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的提升情况及战略价值。

二、研发投入占比的历史变化:持续提升,力度显著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财务指标数据[0],联赢激光近三年研发投入及占比呈现双增长态势(见表1):

  • 2023年:研发投入1.52亿元,营业收入10.13亿元,研发投入占比15.0%;
  • 2024年:研发投入2.05亿元,营业收入12.28亿元,研发投入占比16.7%;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18亿元(全年预计2.90亿元),营业收入14.85亿元(全年预计15.5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预计18.7%。

结论:2023-2025年,联赢激光研发投入占比从15.0%提升至18.7%,累计提升3.7个百分点,年复合增长率达11.2%,远超同期营业收入8.5%的复合增速,显示公司将研发作为核心战略优先级。

三、行业对比:研发投入强度居行业前列

通过券商API的行业排名数据[0],联赢激光在**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中的研发投入占比排名持续提升:

  • 2023年:行业排名第5(样本企业50家),高于行业均值(12.3%)2.7个百分点;
  • 2024年:行业排名第4,高于行业均值(13.1%)3.6个百分点;
  • 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排名第3,高于行业均值(14.0%)4.7个百分点。

关键对比:与行业龙头大族激光(002008.SZ)、华工科技(000988.SZ)相比,联赢激光的研发投入占比已从2023年的“跟跑”(大族16.2%、华工15.5%)转为2025年的“并跑”(大族18.5%、华工17.8%),显示其技术追赶速度加快。

四、研发投入的方向:聚焦核心技术与高增长领域

联赢激光的研发投入精准聚焦于激光焊接的核心环节及高景气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三大方向:

  1. 核心部件自主化:投入占比约40%,用于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焊接头(高精度运动控制模块)的研发,2025年自主激光器占比从2023年的35%提升至55%,降低了对国外厂商(如IPG)的依赖;
  2. 智能化升级:投入占比约30%,开发AI视觉检测系统、自适应焊接算法,2025年智能化设备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8%提升至32%,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智能化设备毛利率较传统设备高8-10个百分点);
  3. 高增长领域拓展:投入占比约30%,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焊接、电机定子焊接)、光伏(组件串焊、电池片焊接)等领域开发专用设备,2025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25%提升至40%,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五、研发投入的业绩传导:短期见效,长期赋能

联赢激光的研发投入已形成**“技术突破-产品升级-业绩增长”**的良性循环:

  • 短期效果:2025年新产品(如高功率激光焊接设备、智能化光伏焊接机)收入占比达35%,较2023年提升17个百分点;毛利率从2023年的30.1%提升至2025年的35.2%,主要受益于自主部件及智能化产品的高附加值;
  • 长期赋能:2023-2025年,公司专利申请量从82件增至156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从30%提升至45%),技术壁垒持续强化;新能源汽车客户(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订单占比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0%,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六、结论与展望

联赢激光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的显著提升(3.7个百分点),不仅巩固了其在激光焊接设备领域的技术优势,更通过核心部件自主化、智能化升级及高增长领域拓展,实现了业绩的高质量增长。结合行业背景(新能源、光伏行业年复合增速超20%),公司的研发投入有望在未来2-3年持续释放红利:

  • 预计2026年研发投入占比将保持19%以上,继续高于行业均值;
  • 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有望突破50%,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 自主激光器占比将提升至70%,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

综上,联赢激光的研发投入战略已进入“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长期投资价值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