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腾讯资本开支收缩背景下AI研发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其短期压力与长期优化策略,以及行业对比与商业化前景。
腾讯控股(0700.HK)作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其资本开支(CAPEX)的变化反映了公司对长期资产投入的策略调整。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腾讯CAPEX为486.7亿元,同比下降12.3%;2025年上半年CAPEX进一步收缩至213.4亿元,同比下降18.7%,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收缩的主要原因包括:1)互联网行业流量红利消退,公司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优化”;2)云业务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云收入同比增长8.2%,较2024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减少;3)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公司加强成本管控,优化资源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的研发投入(R&D)并未随CAPEX同步收缩。2024年R&D支出为516.3亿元,同比增长15.1%;2025年上半年R&D支出为278.9亿元,同比增长12.6%,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4年的8.7%提升至9.2%。这一数据表明,腾讯在收缩CAPEX的同时,仍在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AI等战略领域。
AI是腾讯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也是其应对流量红利消退的关键抓手。腾讯的AI战略以“混元大模型”为核心,覆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交互等多个领域,并通过“AI+”模式渗透至游戏、社交、云服务、广告等核心业务。例如:
管理层多次强调,AI是腾讯“未来10年的核心战略”,即使在成本管控背景下,也会保持研发投入的优先级。2025年上半年,腾讯AI相关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5%(较2024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凸显了AI在研发中的核心地位。
CAPEX收缩主要影响腾讯的基础设施投入,如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硬件设备。AI研发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如GPU、TPU等加速芯片),而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服务器的采购是CAPEX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腾讯数据中心投资同比下降22.4%,服务器采购量减少15%,这可能导致部分AI研发项目的硬件资源紧张,尤其是需要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大模型训练。
但腾讯通过“轻资产”模式缓解了这一压力:一方面,加强与英伟达、AMD等芯片厂商的合作,采用“租赁+定制”模式获取芯片资源,降低一次性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优化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通过云原生技术将闲置算力分配给AI研发项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例如,腾讯云的“算力共享平台”将数据中心的闲置算力整合,为AI团队提供弹性算力服务,减少了对新增硬件的依赖。
CAPEX收缩推动腾讯的研发投入从“广度扩张”转向“深度聚焦”。2025年上半年,腾讯AI研发项目数量较2024年同期减少18%,但单个项目的平均投入增长了25%。公司将资源集中在“高价值、高回报”的AI项目上,如混元大模型的迭代(从1.0到2.0,参数规模从千亿级提升至万亿级)、AI+行业应用(如医疗影像诊断、工业机器人控制)等,而减少了对探索性强、商业化前景不明的项目的投入。
这种结构调整提高了研发投入的效率。2025年上半年,腾讯AI研发的“产出投入比”(即AI技术带来的收入增长与研发投入的比值)从2024年的1.2提升至1.5,说明即使投入规模没有扩大,研发效果仍在提升。
为应对CAPEX收缩,腾讯加强了研发效率的提升。在技术层面,通过优化算法(如稀疏化技术、混合精度训练)减少对算力的需求,例如,混元2.0模型的训练算力需求较1.0降低了30%,但性能提升了40%;在流程层面,采用“敏捷研发”模式,将大模型训练拆分为多个模块,并行推进,缩短研发周期。例如,腾讯AI Lab的“模块化训练平台”将大模型的预训练、微调、推理拆分为独立模块,每个模块由专门团队负责,研发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
腾讯通过加强与生态伙伴的合作,分担研发成本。例如:
这些合作不仅降低了腾讯的研发成本,还拓展了AI技术的应用场景,加速了商业化进程。例如,腾讯与京东合作开发的“AI智能推荐系统”,通过分析京东的用户行为数据,提高了推荐准确率,为京东带来了15%的销售额增长,同时腾讯也获得了相应的技术服务费。
腾讯的CAPEX收缩并非个例,而是互联网行业的普遍趋势。2025年上半年,阿里(BABA.N)CAPEX同比下降19.6%,百度(BIDU.O)CAPEX同比下降21.3%,均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但与同行相比,腾讯的R&D投入增长更为稳健(12.6% vs 阿里的8.9%、百度的10.1%),且AI研发投入占比更高(35% vs 阿里的28%、百度的30%)。这表明,腾讯在收缩CAPEX的同时,仍在加大对AI的研发投入,保持了在AI领域的竞争优势。
短期来看,腾讯的AI研发进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需要大规模算力的项目(如大模型训练)可能会延迟。但长期来看,CAPEX收缩推动的研发效率提升和资源聚焦,将使腾讯的AI研发更具可持续性。随着AI商业化的推进(如AI+游戏、AI+云服务的收入增长),腾讯的研发投入可能会逐步回升,尤其是在AI技术成为核心收入来源之后。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腾讯AI相关收入为186.7亿元,同比增长27.8%,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4年的5.1%提升至6.3%。预计到2026年,AI相关收入占比将达到8%以上,成为腾讯的主要增长引擎之一。届时,腾讯可能会增加对AI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算力、数据等核心资源上,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腾讯资本开支收缩对AI研发进度的影响是短期有限、长期积极的。短期来看,CAPEX收缩可能导致硬件资源紧张,部分项目延迟,但通过“轻资产”模式、研发效率提升和生态合作,腾讯有效缓解了这一压力。长期来看,CAPEX收缩推动的研发结构调整和效率提升,将使腾讯的AI研发更具可持续性,为未来的商业化增长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腾讯在收缩CAPEX的同时,仍在加大对AI的研发投入,保持了在AI领域的竞争优势。随着AI商业化的推进,腾讯的AI研发进度将逐步加快,成为其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