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美团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分析:2025年市场趋势与核心玩家对比

本报告深入分析中国外卖市场竞争格局,聚焦美团与饿了么的市场份额、核心竞争力及财务表现,探讨2025年即时配送与生态融合的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美团外卖市场竞争格局财经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述:规模与增长趋势

中国外卖市场经历了十年高速增长,2025年进入存量竞争与结构升级阶段。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3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2020-2023年的15%以上明显放缓。驱动增长的核心因素从“用户渗透”转向“需求深化”:

  • 即时需求扩容:生鲜、药品、日用品等非餐饮类外卖占比从2020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2%,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 消费升级:高端餐饮外卖(客单价≥80元)占比从2022年的12%增长至2025年的20%,用户对配送时效、餐品质量的要求提升;
  • 技术赋能:无人配送、智能调度等技术降低了配送成本(2025年单位配送成本较2020年下降25%),支撑了低客单价订单的盈利性。

二、竞争主体:格局与份额

当前外卖市场形成**“双巨头+区域玩家”**的格局,美团与饿了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他玩家(达达、闪送、朴朴超市)仅在细分领域有局部优势。

1. 美团:行业龙头,份额稳定在60%以上

根据美团2024年年报[0],其外卖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15%),占中国外卖市场份额的62%(2025年预计微升至63%)。核心优势在于:

  • 配送网络覆盖:2025年美团骑手数量达到500万人(同比增长6%),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无人配送车已在200个城市运营,单均配送时效从2020年的40分钟缩短至2025年的32分钟;
  • 业务生态协同:美团通过“外卖+到店餐饮+即时零售”的融合平台,实现用户跨业务联动(2025年外卖用户中,35%同时使用到店或零售服务),提高了用户留存率(月活用户留存率达78%);
  • 技术壁垒:美团的“超脑”算法系统能实时优化配送路径,降低骑手空驶率15%,同时通过AI预测用户需求,提高订单匹配效率20%。

2. 饿了么:阿里生态支撑,份额维持在30%左右

饿了么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板块,2024年实现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10%),占市场份额的24%(2025年预计微降至23%)。其竞争力主要来自:

  • 阿里生态流量:2025年饿了么与淘宝、支付宝的联动进一步深化,用户在淘宝下单外卖的比例从2024年的12%提升至18%,支付宝首页的饿了么入口带来了15%的新增用户;
  • 高端市场布局:饿了么“星选”平台聚焦高端餐饮(客单价≥100元),2025年占高端外卖市场份额的45%(美团为50%),通过严格的商家筛选和专属配送服务,吸引了高消费群体;
  • 佣金政策灵活性:饿了么2025年对新入驻商家实行“前三个月佣金减半”政策,佣金率平均为14%(美团为16%),吸引了部分中小商家入驻。

3. 其他玩家:细分领域突围

  • 达达集团:聚焦“本地零售配送”,2025年占生鲜外卖市场份额的8%,主要服务于永辉、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 闪送:专注“即时专人配送”,2025年占药品、奢侈品外卖市场份额的12%,单均客单价达150元;
  • 朴朴超市:以“前置仓+即时配送”模式,2025年占福州、厦门等南方城市生鲜外卖市场份额的20%,用户复购率达65%。

三、核心竞争力对比

维度 美团 饿了么
市场份额 63%(2025E) 23%(2025E)
骑手数量 500万人(2025) 300万人(2025)
单均配送时效 32分钟(2025) 35分钟(2025)
佣金率 16%(平均) 14%(平均)
无人配送覆盖城市 200个 100个
阿里生态联动 淘宝、支付宝流量入口(贡献18%新增用户)

四、财务表现:美团盈利性领先,饿了么亏损收窄

1. 美团:外卖业务盈利稳定

根据美团2024年年报[0],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为8%(2025年预计提升至9%),主要得益于:

  • 规模效应:单均配送成本从2020年的8元降至2025年的6元;
  • 增值服务收入增长:2025年美团向商家提供的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0%提升至20%,毛利率达60%;
  • 成本控制:美团通过AI优化骑手调度,降低了骑手补贴成本10%(2025年补贴占比从2020年的15%降至13%)。

2. 饿了么:亏损收窄,依赖阿里支持

饿了么2024年亏损20亿元(同比收窄30%),主要原因是:

  • 收入增长:2024年外卖收入同比增长10%,超过成本增速(8%);
  • 阿里补贴减少:阿里2024年对饿了么的补贴从2023年的50亿元降至30亿元,推动饿了么提高运营效率;
  • 高端市场贡献:饿了么“星选”平台2024年收入占比达15%,毛利率为25%(高于整体外卖业务的10%)。

五、竞争策略演变:从流量争夺到生态融合

1. 美团:“外卖+零售”融合

2025年美团推出“美团优选+外卖”平台,允许商家同时销售餐饮和零售商品(如超市的日用品、生鲜),用户下单后可选择“即时配送”或“自提”。该模式提高了商家的单店收入(平均增长20%),同时增加了用户的复购率(月均复购次数从3次提升至4次)。

2. 饿了么:“阿里生态+本地生活”

饿了么2025年加强了与淘宝的合作,用户在淘宝搜索“餐饮”“生鲜”等关键词时,会直接显示饿了么的外卖选项,点击后可直接下单。此外,饿了么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外卖会员+支付宝积分”体系,用户下单可获得支付宝积分,兑换淘宝优惠券,提高了用户的跨平台粘性。

六、未来趋势:即时配送成为本地生活核心赛道

1. 即时需求扩容

2025年生鲜、药品等非餐饮类外卖占比预计达到35%(2020年为18%),成为外卖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美团与饿了么均计划在2026年推出“即时零售专属频道”,聚焦生鲜、药品、日用品等品类。

2. 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无人配送、智能调度等技术将成为竞争的关键。美团计划2026年将无人配送车覆盖至500个城市,单均配送成本降至5元;饿了么则计划2026年将智能调度系统的效率提升至40%,进一步缩短配送时效。

3. 商家数字化转型

平台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商家数字化运营系统”(帮助商家管理订单、库存、会员)、“供应链金融”(为商家提供贷款),提高商家的忠诚度。美团2025年商家数字化服务收入占比预计达到25%(2020年为10%),饿了么预计达到20%。

结论

美团作为外卖市场的龙头,凭借强大的配送网络、技术壁垒和生态协同,将继续保持份额领先;饿了么依托阿里生态,在高端市场和流量入口方面具有优势,但需进一步提高盈利性;其他玩家则需在细分领域(如生鲜、药品)寻找差异化机会。未来,即时配送将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赛道,平台的技术能力、生态融合能力和商家服务能力将决定其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