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当升科技高镍正极材料价格波动对财务表现、产业链关系及市场份额的影响,探讨其应对策略与长期增长潜力。数据涵盖2023-2025年行业趋势。
当升科技(300073.SZ)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企业,高镍正极材料(镍含量≥80%)是其主营业务的核心板块。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镍正极材料收入占比达65%,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贡献毛利润占比约70%,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高镍正极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决定了公司整体业绩的稳定性,其影响渗透至财务表现、产业链关系及市场竞争力等多个维度。
高镍正极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传导至公司收入端。以2024年为例,受镍价下跌(LME镍价全年下跌约18%)影响,当升科技高镍正极材料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5%,导致该板块收入增速从2023年的35%放缓至2024年的12%[0]。同时,毛利率受到双重挤压:一方面,原料价格下跌滞后于产品售价下跌(原料库存周期约3个月),导致成本端调整不及时;另一方面,下游电池厂商因市场竞争加剧,要求公司降低产品价格,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2024年公司高镍正极材料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3个百分点至15%[0]。
2025年上半年,随着镍价反弹(LME镍价上半年上涨10%),公司通过提价将成本转移至下游,高镍正极材料售价同比上涨8%,收入增速回升至18%,毛利率恢复至17%[0]。这一数据显示,公司对产品价格的传导能力较强,但仍受下游客户议价能力的制约。
价格波动会导致库存价值变动。当高镍正极材料价格下跌时,公司库存中的原材料(镍、钴、锰)及产成品可能面临减值风险。2024年,由于镍价下跌,当升科技计提库存减值损失约1.2亿元,同比增加50%[0];2025年一季度,随着镍价反弹,库存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减少20%,但仍占当期利润的8%[0]。库存管理能力成为公司应对价格波动的关键指标。
高镍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料为镍(占成本约60%)、钴(占15%)、锰(占5%),其价格波动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当升科技虽通过与上游镍矿企业(如青山控股)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占原料采购量的40%)锁定部分成本,但仍有60%的原料依赖市场采购[0]。例如,2024年镍价下跌导致原料成本下降12%,但产品售价下降15%,导致毛利率收缩;2025年镍价上涨10%,原料成本上升8%,但产品售价上涨12%,毛利率提升[0]。这说明公司对原料价格的传导能力较强,但仍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当升科技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商,这些客户因采购量较大,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当高镍正极材料价格上涨时,下游客户可能要求公司延缓提价或分担成本;当价格下跌时,下游客户可能要求公司降低售价,导致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例如,2024年,宁德时代因市场竞争加剧,要求当升科技将高镍正极材料售价下调10%,导致公司该板块收入增速从2023年的35%放缓至12%[0]。
高镍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激烈,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当升科技等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根据行业排名数据[1],2025年上半年,当升科技高镍正极材料市场份额约12%,位居第三,较2024年下降1个百分点。价格波动是导致份额变化的重要因素:
当升科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价格波动:
高镍正极材料是新能源电池的核心材料,需求增长长期向好(2023-2025年全球高镍正极材料需求复合增长率约25%)[0]。当升科技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若能持续优化成本控制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长期来看仍能保持增长。2023-2025年,公司高镍正极材料收入复合增长率约20%,即使期间价格有波动,整体趋势仍向上[0]。
当升科技高镍正极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财务表现、产业链关系及市场份额上,但长期来看,公司通过优化采购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升级产品结构等措施,能够有效应对价格波动,保持增长。未来,随着新能源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当升科技高镍正极材料业务仍将是公司业绩的核心驱动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自券商API[0][1],因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市场数据,部分信息为2024年及上半年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