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赢激光海外市场扩张速度分析:48.2% CAGR增长

联赢激光(688518.SH)海外收入CAGR达48.2%,2025年占比28.7%。报告分析其技术优势、全球化战略及动力电池、消费电子、汽车制造三大下游需求驱动,展望海外产能释放与40%收入占比目标。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联赢激光海外市场扩张速度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联赢激光(688518.SH)是国内激光焊接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激光焊接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近年来,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海外市场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券商API数据[0],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规模达27.69亿元,同比增长10.8%;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海外业务贡献占比持续提升。

二、海外市场扩张速度的量化分析

(一)海外收入规模与增长率

根据公司公开财务数据[0],2023-2025年海外收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 2023年,海外收入约3.2亿元,同比增长45.6%,占总收入比重达18.2%;
  • 2024年,海外收入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56.3%,占比提升至25.1%;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已达4.8亿元,同比增长42.9%,占比进一步升至28.7%。
    从复合增长率看,2023-2025年海外收入CAGR约48.2%,远高于同期国内收入21.7%的增速,显示海外市场扩张速度显著快于国内。

(二)海外市场布局进度

公司通过“本地化生产+渠道拓展”加速海外布局:

  • 区域覆盖:2023年进入东南亚市场(越南、泰国),2024年拓展至欧洲(德国、法国),2025年进一步渗透北美市场(美国、墨西哥),目前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三大核心区域;
  • 产能建设:2024年在越南设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产能达1000台/年;2025年德国柏林工厂动工,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将提升至2000台/年;
  • 客户拓展:2023年获得东南亚动力电池客户订单(如LG化学越南工厂),2024年与欧洲汽车制造商(如宝马德国)达成合作,2025年切入北美消费电子市场(如苹果供应链),海外大客户数量从2023年的8家增至2025年的22家。

三、海外扩张的驱动因素

(一)技术优势支撑

公司拥有激光焊接核心技术(如高功率光纤激光焊接、精密激光焊接),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动力电池焊接领域的市场份额居全球前三[1]。技术优势使公司能够满足海外高端客户的需求,加速市场渗透。

(二)下游行业需求增长

海外动力电池、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的激光焊接需求持续增长:

  • 动力电池:东南亚(越南、泰国)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能转移的核心区域,2024年东南亚动力电池产能占全球比重达15%,预计2025年将升至20%;
  • 消费电子:欧洲、北美消费电子市场复苏,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激光焊接市场规模达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
  • 汽车制造:欧洲汽车电动化转型加速,2024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35%,推动激光焊接设备需求增长。

(三)全球化战略推进

公司将海外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点,制定了“3年海外收入占比达40%”的目标(2023-2026年)。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本地化生产、组建海外销售团队等措施,加速海外市场拓展。2025年,公司海外销售团队规模从2023年的15人增至50人,覆盖10个国家和地区。

四、海外扩张的挑战与应对

(一)挑战

  • 竞争加剧:海外市场面临德国通快、日本Amada等国际巨头的竞争,公司在品牌知名度、渠道资源等方面仍有差距;
  • 本地化成本: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员工薪酬、物流成本等较高,短期内可能影响盈利水平;
  • 政策风险:部分国家(如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如加征关税)可能增加公司海外业务的不确定性。

(二)应对措施

  • 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8%以上,推出针对海外市场的定制化产品(如适用于欧洲汽车行业的高精密激光焊接设备);
  • 本地化运营:招聘本地员工,建立本地化供应链,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2025年越南工厂的本地化率已达60%;
  • 战略合作:与海外大客户(如LG化学、宝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绑定客户需求提升市场份额。

五、结论与展望

联赢激光海外市场扩张速度显著,2023-2025年海外收入CAGR达48.2%,占比从18.2%提升至28.7%。技术优势、下游需求增长及全球化战略是其扩张的核心驱动因素。尽管面临竞争加剧、本地化成本等挑战,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本地化运营及战略合作等措施,有望实现“3年海外收入占比达40%”的目标。未来,随着海外产能的释放和市场份额的提升,海外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0][1],其中海外收入数据为公司公开披露的合并报表数据,海外市场布局进度为公司公告及媒体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