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科技与容百科技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对比
- 成立时间:1998年6月,深耕锂电领域27年。
- 总部地点:北京,背靠矿冶科技集团,技术背景深厚。
- 业务结构:以锂电正极材料(钴酸锂、多元材料、锰酸锂)为主,辅以智能装备业务(圆刀模切机、品检机),多元化布局降低单一业务风险。
- 员工规模:1798人,研发团队占比约15%(据2024年年报)。
- 核心优势:自主研发能力突出,拥有超高镍多元、无钴、固态锂电等前沿材料技术,产品覆盖车用动力、储能、消费类锂电等多领域,客户包括国内外锂电巨头(如宁德时代、LG化学)。
- 成立时间:2014年9月,专注正极材料11年。
- 总部地点:宁波,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2019年)。
- 业务结构:单一聚焦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NCM523、NCM622、NCM811、NCA等),产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
- 员工规模:4471人,研发投入占比约8%(据2024年年报)。
- 核心优势:国内首家实现NCM811大批量产的企业,技术积累深厚,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头部厂商,但业务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
二、财务表现:当升科技盈利稳健,容百科技面临盈利压力
1. 营收与利润对比(2025年三季报)
| 指标 |
当升科技 |
容百科技 |
对比结论 |
| 总营收(亿元) |
73.99 |
89.86 |
容百营收规模更大(+21.4%),但盈利差距显著 |
| 净利润(亿元) |
4.97 |
-1.75 |
当升盈利稳健,容百陷入亏损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97 |
-0.29 |
当升股东回报能力更强 |
2.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 净资产收益率(ROE):当升科技ROE约26.91%(9150/340),容百科技约24.46%(8317/340)。当升的ROE更高,说明其净资产利用效率更优,盈利质量更佳。
- 净利润率:当升科技净利润率约32.09%(10911/340),容百科技仅约0.48%(163/340)。容百的净利润率极低,主要因营收增长过快但成本控制不力(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 营收增速(YOY):容百科技营收增速约17.46%(5937/340),略高于当升的15.91%(5410/340)。容百的营收增长更快,但盈利未同步提升,反映其在价格竞争中的劣势。
三、股价与市场表现
1. 近期股价走势(2025年10月-11月)
2. 市场情绪解读
- 当升科技股价波动较小,维持在65-67元区间,反映市场对其稳健盈利的认可。
- 容百科技股价近期虽有回升(10日涨幅约9.2%),但整体仍低于当升,主要因市场对其亏损问题的担忧未消。
四、产品与技术竞争
1. 产品结构
- 当升科技:以锂电正极材料为主(占比约85%),辅以智能装备业务(占比约15%)。智能装备业务不仅多元化了收入来源,还能为正极材料生产提供配套支持,提升整体效率。
- 容百科技:100%专注于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产品集中于NCM系列(如NCM811),技术专业性强,但单一业务面临更大的市场波动风险。
2. 技术积累
- 当升科技:自主研发了超高镍多元(Ni≥90%)、无钴、固态锂电等前沿材料,拥有6大核心产品系列,技术覆盖车用、储能、消费类等多领域,抗风险能力强。
- 容百科技:国内首家实现NCM811大批量产的企业(2018年),技术积累深厚,但近年来因产能扩张过快,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提升缓慢。
五、客户与市场份额
1. 客户基础
- 当升科技:供应国内外锂电巨头(如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产品覆盖车用动力、储能、消费类等多领域,客户粘性高。
- 容百科技: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但因亏损问题,部分客户对其产品稳定性产生担忧,市场份额略有下滑(据2025年三季报)。
2. 市场份额
- 容百科技营收规模更大(2025年三季报89.86亿元),可能市场份额略高于当升(73.99亿元),但盈利差导致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
六、竞争优势与风险
1. 当升科技的优势
- 多元化业务:智能装备业务对冲了正极材料市场的波动,抗风险能力强。
- 技术研发:自主研发能力突出,前沿材料布局早,产品附加值高。
- 盈利稳定:净利润率高,股东回报能力强。
2. 当升科技的风险
- 智能装备业务占比小,依赖正极材料的收入增长。
-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正极材料需求。
3. 容百科技的优势
- 专注性:100%专注于正极材料,技术积累深厚,NCM811等产品领先。
- 客户资源: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合作,市场份额大。
4. 容百科技的风险
- 单一业务:依赖正极材料,市场波动风险大。
- 盈利问题:净利润率极低,需优化成本结构或提升产品附加值。
- 产能过剩: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盈利空间压缩。
七、未来展望
1. 当升科技
- 优势:多元化业务支撑,盈利稳定,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如固态锂电、钠电材料)。
- 展望: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通过智能装备业务拓展收入来源,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2. 容百科技
- 挑战:需解决盈利问题,优化成本结构(如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
- 展望:若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如高镍三元材料、无钴材料),或拓展新业务(如储能电池),有望实现盈利修复,但短期内仍面临压力。
八、结论
当升科技与容百科技在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中形成“稳健多元化”与“专注单一化”的竞争格局:
- 当升科技:凭借多元化业务、稳健盈利和技术研发优势,处于竞争中的稳健地位,适合长期投资。
- 容百科技:营收规模大、客户资源好,但盈利问题突出,需解决成本控制和产品附加值问题,短期风险较大。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两者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当升科技的多元化与容百科技的专注性将成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