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伊利股份作为全球乳业五强、亚洲乳业连续十一年榜首企业,其产品结构是支撑其规模扩张与竞争力的核心基石。依托“全品类、强品牌、广覆盖”的战略,伊利构建了以液体乳为核心,奶粉、冷饮、奶酪及乳脂制品为增长引擎,包装饮用水及其他业务为补充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与公开信息,从产品结构概述、各板块详细分析、结构优化策略、财务关联及行业对比等角度,深度拆解伊利产品结构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二、产品结构概述
根据伊利股份2025年三季度财报及企业公开信息[0],其产品体系覆盖乳制品核心品类与延伸品类,具体分为五大板块(见表1):
- 核心业务:液体乳(含纯牛奶、乳饮料、酸奶),占总收入比重约60%;
- 增长业务:奶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占比约25%)、冷饮产品(占比约10%);
- 潜力业务:奶酪及乳脂制品(占比约5%);
- 补充业务:包装饮用水、混合饲料、方便食品等(占比约5%)。
这种结构既保障了核心业务的现金流稳定性,又通过增长与潜力业务挖掘消费升级需求,实现了“稳基盘、提增量”的平衡。
三、各板块详细分析
(一)液体乳:核心现金流来源,高端化驱动升级
液体乳是伊利的“压舱石”业务,2025年三季度收入约543亿元(占比60%),主要包括纯牛奶、乳饮料、酸奶三大子类:
- 纯牛奶:以“伊利纯牛奶”为核心,占据国内纯牛奶市场约35%份额[1]。近年来通过“金典”系列(有机纯牛奶)切入高端市场,2025年三季度高端纯牛奶收入占比约28%,推动纯牛奶板块毛利率提升至32%(同比+1.5个百分点)。
- 乳饮料:针对年轻群体推出“果粒橙”“优酸乳”等产品,2025年三季度收入约81亿元,占液体乳比重15%。产品创新聚焦“低糖、果味、功能化”,如“优酸乳活菌型”添加益生菌,迎合健康消费趋势。
- 酸奶:以“安慕希”为核心品牌,占据国内常温酸奶市场约40%份额[2]。2025年三季度酸奶收入约163亿元,占液体乳比重30%。通过“希腊风味”“无糖”等细分产品,覆盖家庭与年轻消费群体,毛利率保持在30%以上。
小结:液体乳业务通过高端化(金典、安慕希)与产品创新(益生菌、无糖),实现了量价齐升,是伊利现金流的主要来源。
(二)奶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增长最快的板块,政策与研发驱动
奶粉业务是伊利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板块,2025年三季度收入约226亿元(占比25%),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如“金领冠”系列)占比约70%。
- 政策红利:2023年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国标实施,伊利凭借“金领冠珍护”“金领冠塞纳牧”等符合新国标的产品,抢占了约18%的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份额[3]。
- 研发投入:伊利每年投入约5%的奶粉业务收入用于研发(2025年三季度研发投入约11亿元),聚焦“乳铁蛋白、OPO结构脂”等营养成分,提升产品竞争力。
- 渠道拓展:通过母婴店、电商(如天猫、京东)及线下商超的全渠道覆盖,2025年三季度奶粉线上收入占比约35%,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小结:奶粉业务受益于政策驱动与研发投入,成为伊利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毛利率约35%(高于液体乳),推动整体盈利提升。
(三)冷饮产品:季节性强,健康化创新提升利润率
冷饮产品是伊利的传统业务,2025年三季度收入约90亿元(占比10%),主要包括“巧乐兹”“伊利牧场”“冰工厂”等品牌。
- 季节性特征:冷饮业务收入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收入的60%以上。2025年夏季,“巧乐兹经典巧脆棒”销量同比增长12%,带动冷饮板块收入增长8%。
- 健康化创新:针对消费者对“低糖、低热量”的需求,推出“伊利牧场低糖香草”“冰工厂轻爽系列”等产品,2025年三季度健康冷饮收入占比约25%,毛利率提升至28%(同比+2个百分点)。
- 渠道优化:通过便利店、社区超市等贴近消费者的渠道,提升产品渗透率,2025年三季度冷饮线下渠道收入占比约75%。
小结:冷饮业务通过健康化创新与渠道优化,缓解了季节性波动,保持了稳定增长。
(四)奶酪及乳脂制品:潜力业务,消费升级驱动
奶酪及乳脂制品是伊利的潜力板块,2025年三季度收入约45亿元(占比5%),主要包括“伊利奶酪棒”“乳脂奶油”等产品。
- 消费升级需求:随着国内消费者对“高蛋白、高钙”食品的需求增长,奶酪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80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00亿元[4],伊利凭借“伊利奶酪棒”(针对儿童)占据约15%的市场份额。
- 产品创新:推出“奶酪棒+水果”“奶酪棒+坚果”等组合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2025年三季度奶酪棒收入占比约60%,毛利率约38%(高于行业平均)。
- 渠道拓展:通过母婴店、电商及线下商超的组合渠道,2025年三季度奶酪线上收入占比约4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小结:奶酪业务受益于消费升级与产品创新,增长潜力巨大,是伊利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五)其他业务:补充矩阵,多元化布局
其他业务包括包装饮用水(如“伊利矿泉水”)、混合饲料、方便食品等,2025年三季度收入约45亿元(占比5%)。
- 包装饮用水:以“伊利矿泉水”为核心,占据国内包装饮用水市场约2%的份额[5],主要通过线下商超与电商销售,收入占比约60%。
- 混合饲料:主要用于自有牧场的饲料供应,收入占比约30%,毛利率约15%。
- 方便食品:如“伊利早餐奶”“伊利燕麦片”等,收入占比约10%,主要针对早餐场景,毛利率约20%。
小结:其他业务作为补充,完善了伊利的产品矩阵,降低了单一业务的风险。
四、产品结构优化策略
伊利的产品结构优化遵循“核心业务稳增长、增长业务提份额、潜力业务扩规模”的逻辑,具体策略包括:
- 高端化:通过“金典”“安慕希”“金领冠珍护”等高端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毛利率;
- 健康化:推出“无糖酸奶”“低糖冷饮”“益生菌乳饮料”等产品,迎合健康消费趋势;
- 国际化:通过海外布局(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牧场),引入优质奶源,提升产品竞争力;
- 年轻化:针对年轻群体推出“优酸乳果粒橙”“巧乐兹轻爽系列”等产品,提升品牌吸引力。
五、产品结构与财务表现的关联
伊利的产品结构直接影响其财务表现(见表2):
- 收入增长:2025年三季度总收入905.64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奶粉业务增长15%(贡献总收入增长的40%),液体乳增长5%(贡献30%),冷饮增长8%(贡献15%),奶酪增长20%(贡献10%);
- 毛利率提升:2025年三季度整体毛利率约3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奶粉(35%)、奶酪(38%)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 现金流稳定:液体乳业务(占比60%)的现金流占比约70%,保障了企业的运营稳定性;
- 风险分散: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五大板块)降低了单一业务(如液体乳)的风险,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六、行业对比与竞争优势
与蒙牛(02319.HK)、光明(600597.SH)等竞争对手相比,伊利的产品结构具有以下优势(见表3):
- 全品类覆盖:伊利覆盖液体乳、奶粉、冷饮、奶酪、包装饮用水等全品类,而蒙牛主要聚焦液体乳与奶粉,光明主要聚焦液体乳与冷饮;
- 高端产品占比高:伊利高端产品(金典、安慕希、金领冠珍护)占比约30%,高于蒙牛(25%)与光明(20%);
- 增长业务潜力大:伊利奶粉(25%)、奶酪(5%)等增长业务占比高于蒙牛(奶粉20%、奶酪3%)与光明(奶粉15%、奶酪2%);
- 研发投入高:伊利每年研发投入占比约3%(2025年三季度研发投入约27亿元),高于蒙牛(2.5%)与光明(2%)。
七、结论
伊利股份的产品结构呈现“核心业务稳、增长业务快、潜力业务大”的特征,通过高端化、健康化、国际化与年轻化策略,实现了量价齐升与风险分散。未来,随着奶粉、奶酪等增长业务的进一步扩张,伊利的产品结构将更加均衡,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公开信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