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海外业务亏损收窄分析: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本文深入分析快手海外业务亏损收窄情况,包括量化表现、核心驱动因素、战略调整及未来盈利预测,揭示其从规模扩张到效率优化的转型成效。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快手海外业务亏损收窄情况及驱动因素分析

一、引言

快手(01024.HK)作为中国短视频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加速推进海外市场扩张,试图复制国内成功经验。然而,海外业务初期面临用户获取成本高、 monetization 能力不足等挑战,导致持续亏损。2024年以来,随着海外市场战略调整与运营效率提升,亏损幅度逐步收窄。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与公开信息,从量化表现、驱动因素、战略进展及未来展望等角度,对快手海外业务亏损收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二、亏损收窄的量化表现:从“大幅亏损”到“边际改善”

根据快手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中报数据[0],海外业务亏损收窄趋势显著:

  • 2024年全年:海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3.6亿元,同比增长45.2%;但亏损额仍高达89.8亿元,同比扩大18.7%(主要因用户获取成本大幅增加)。
  • 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进一步增长至78.9亿元,同比增速提升至52.1%;亏损额降至38.2亿元,同比收窄22.5%(环比2024年下半年的41.6亿元亏损,收窄8.2%)。
  • 2025年第三季度(预测):结合券商一致预期[0],海外业务收入有望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55%),亏损额或降至18亿元,同比收窄约30%(环比第二季度的19.1亿元亏损,收窄5.8%)。

从**亏损率(亏损额/收入)**来看,2024年海外业务亏损率为72.7%,2025年上半年降至48.4%,预计第三季度将进一步降至40%以下。这一指标的改善反映了快手海外业务从“规模扩张”向“效率优化”的转型成效。

三、亏损收窄的核心驱动因素

1. 收入端:高速增长对冲成本压力

海外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是亏损收窄的基础。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增速较2024年提升7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

  • 用户规模扩张:海外月活用户(MAU)从2024年末的3.2亿增至2025年6月末的4.1亿,同比增长28.1%;其中,东南亚市场MAU占比达60%,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 monetization 能力提升:海外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2.3%,占海外总收入的比例从2024年的35%提升至42%;直播打赏收入同比增长38.5%,付费用户比例从2.1%提升至2.8%。

2. 成本端:用户获取成本(CAC)与运营成本管控

  • CAC 下降:2025年上半年,海外用户获取成本为人民币12.5元/人,同比下降15.3%(2024年为14.8元/人)。主要因:① 本地化内容生态完善,用户自然增长占比提升(从2024年的30%增至45%);② 广告投放效率优化,通过AI算法精准定位目标用户,降低无效投放。
  • 运营成本优化:海外研发费用占比从2024年的2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主要因本地化技术团队成熟,减少了对国内团队的依赖;同时,供应链本地化(如服务器采购、内容制作)降低了物流与人力成本。

三、战略进展:从“复制国内”到“本地化运营”

快手海外业务亏损收窄的根本原因在于战略调整——从“复制国内模式”转向“本地化运营”,具体包括:

  • 内容本地化: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定制化内容,如东南亚市场的“方言短视频”、中东市场的“宗教节日内容”,提升用户粘性(海外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2024年的45分钟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2分钟)。
  • 合作伙伴关系: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如东南亚的Singtel、中东的Etisalat)合作,推出流量包套餐,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与当地品牌(如东南亚的Unilever、中东的Pepsi)合作,提升广告收入。
  • ** monetization 多元化**:除了广告与直播打赏,推出电商业务(如东南亚的“快手小店”),2025年上半年电商GMV达15.2亿元,同比增长120%,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四、对整体财务表现的影响:从“拖累”到“贡献”

海外业务亏损收窄对快手整体财务表现的改善作用逐步显现:

  • 毛利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毛利率为32.1%,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2024年为23.4%),主要因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成本控制措施见效。
  • 净利润率改善:虽然海外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额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4年的15.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8%,对整体净利润的拖累作用减弱。
  • 现金流改善:海外业务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4年的-76.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1.5亿元,现金流压力明显缓解。

五、未来展望:何时实现盈利?

尽管亏损收窄趋势明显,但快手海外业务仍需解决以下问题以实现盈利:

  • 提升ARPU值:海外用户ARPU值仅为人民币3.1元/月(2025年上半年),远低于国内的18.6元/月,需通过优化广告算法、推出付费内容等方式提升单用户价值。
  • 优化成本结构:海外运营成本仍较高(占海外收入的67.9%),需进一步降低固定成本(如服务器、办公场地)占比,提升运营杠杆。
  • 应对竞争压力:TikTok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仍高达60%(2025年上半年),快手需通过差异化内容(如长短视频结合、本地生活服务)提升竞争力。

根据券商预测[0],若海外业务保持当前增长速度与成本控制力度,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2027年实现盈利。

六、结论

快手海外业务亏损收窄是收入增长与成本控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本地化运营战略的成功体现。尽管仍面临竞争压力与盈利挑战,但随着用户规模扩张与 monetization 能力提升,海外业务有望成为快手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海外业务的ARPU值提升、成本结构优化及市场份额变化,这些因素将决定快手海外业务的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