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2025年教育行业订单能见度现状与趋势,涵盖K12、职业教育、在线教育三大细分领域,解读合同负债、长期订单占比等核心指标,揭示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潜力。
订单能见度(Order Visibility)是衡量企业未来收入确定性的核心指标,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其主要通过合同负债(预收款项)、长期订单占比、客户留存率等财务与运营数据反映。2025年,教育行业经历“双减”政策调整后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细分领域(K12、职业教育、在线教育)的订单结构与能见度呈现显著分化。本报告结合行业数据、龙头企业财报及政策环境,从多维度分析教育行业订单能见度现状与未来趋势。
教育行业的订单能见度主要依赖合同负债(即企业预先收取的学员学费,尚未确认收入的部分),其规模与增速直接反映未来1-2年的收入确定性。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教育行业整体合同负债总额约为890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2024年同期(8.7%)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职业教育与在线教育的拉动。
从细分领域看,职业教育(含职业资格考试、技能培训)合同负债占比最高(41%),其次为在线教育(33%),K12教育(含课后服务、素质教育)占比26%。这一结构变化体现了政策引导下,教育行业从“学科类培训”向“实用性教育”的转型。
“双减”政策后,K12学科类培训被严格限制,订单结构向课后服务(如托管、作业辅导)与素质教育(如美术、编程)倾斜。2025年上半年,K12教育合同负债约为231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低于行业均值,但订单质量显著提升:
职业教育是2025年教育行业订单能见度最高的领域,其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8.9%(2025年上半年),主要受就业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驱动:
在线教育(含直播课、AI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订单能见度受益于技术渗透与用户习惯的形成。2025年上半年,在线教育合同负债约为294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
新东方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0],其合同负债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K12课后服务订单占比38%,素质教育(如编程、美术)占比27%,在线教育(如新东方在线)占比35%。长期订单(1年以上)占比达52%,较2024年提升9个百分点,主要因素质教育的年卡订单增长。
好未来2025年三季度合同负债约为98亿元,同比增长13.2%。其核心增长来自在线教育(如学而思网校)与AI教育(如“AI辅导老师”系统),订单占比分别为45%与28%。在线教育的“长期订阅订单”占比达55%,反映用户对其教学效果的认可。
中公教育2025年三季度合同负债约为156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居行业首位。其订单主要来自职业资格考试(如公务员、教师)与技能培训(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占比分别为55%与35%。长期订单(1年以上)占比达62%,主要因考生对“全程班”的需求(包含笔试、面试辅导)。
2025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万人”,推动职业教育订单增长。同时,教育部出台《在线教育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在线教育机构的收费与服务,提升了用户对在线教育的信任度,推动长期订单占比提升。
202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100万人,就业压力推动职业教育需求增长(如“考证热”)。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8%)带动素质教育与在线教育的消费升级,用户更愿意为“高质量教育”支付溢价,推动长期订单增长。
未来,龙头企业(如中公教育、新东方、好未来)将通过技术赋能(如AI教育)与产业链整合(如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订单式培训”)提升订单能见度。例如,中公教育与特斯拉合作的“新能源技能培训”订单,直接对接企业需求,长期订单占比达70%,显著提升了收入确定性。
2025年,教育行业订单能见度呈现“整体回升、结构分化”的特征,职业教育与在线教育成为主要增长引擎,K12教育则通过结构优化提升订单质量。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与资源优势,订单能见度显著高于行业均值。未来,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教育行业订单能见度的提升,其中职业教育与在线教育的长期订单占比将持续增加,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合同负债增速、长期订单占比与细分领域布局的企业(如中公教育、好未来),将获得更高的收入确定性与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