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现状与趋势,预测2025年装机量将突破460GW,探讨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的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及经济性驱动因素,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光伏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其装机需求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4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报告》,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达到370GW,同比增长35%,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的60%以上。尽管2025年部分地区面临供应链波动和政策调整,但行业普遍预期全球光伏装机量仍将保持25%-30%的增速,有望突破460GW。
从长期趋势看,IEA预测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200GW/年,占全球电力需求的20%;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则更为乐观,预计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500GW/年,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光伏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传统能源价格波动引发的能源安全需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市场,2024年装机量达到180GW,占全球的48.6%。2025年,中国光伏装机需求仍将保持强劲,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光伏装机市场,2024年装机量达到55GW,同比增长40%。2025年,美国光伏装机需求将继续爆发,主要得益于《通胀削减法案》(IRA)的支持。IRA法案为光伏项目提供了30%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并延长至2032年,同时对本土组件生产给予额外补贴。
根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预测,2025年美国光伏装机量将达到70GW,同比增长27%;2030年将达到150GW/年,占美国电力需求的35%。此外,美国各州的可再生能源配额标准(RPS)也在推动光伏需求增长,例如加利福尼亚州要求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60%,纽约州要求2030年达到70%。
欧洲是全球第三大光伏装机市场,2024年装机量达到45GW,同比增长28%。2025年,欧洲光伏装机需求将继续复苏,主要得益于《REPowerEU计划》的推动。该计划要求2030年欧洲光伏装机量达到600GW,占欧洲电力需求的30%。
2025年,欧洲光伏装机量有望达到55GW,同比增长22%。其中,德国、西班牙、法国是主要需求国,德国2024年装机量达到12GW,2025年有望达到15GW;西班牙2024年装机量达到8GW,2025年有望达到10GW。此外,欧洲分布式光伏市场增长迅速,2024年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占比达到65%,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70%。
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光伏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欧盟《欧洲绿色协议》要求2050年实现碳中和,光伏装机量需达到1000GW;美国IRA法案为光伏项目提供了长期税收优惠;中国“双碳”目标要求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光伏装机量需达到1200GW。
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组件成本持续下降。2020年,光伏组件成本约为0.3美元/瓦,2024年下降至0.2美元/瓦,2025年有望下降至0.18美元/瓦。成本下降使得光伏电价持续降低,2024年全球光伏平均电价约为0.03美元/千瓦时,低于传统能源(煤炭0.05美元/千瓦时、天然气0.06美元/千瓦时),具备了很强的经济性。
随着技术进步,光伏电价持续下降,已经低于传统能源。例如,中国内蒙古地区光伏电价约为0.025美元/千瓦时,低于当地煤炭电价0.03美元/千瓦时;美国得克萨斯州光伏电价约为0.02美元/千瓦时,低于当地天然气电价0.04美元/千瓦时。光伏电价的下降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了装机需求的增长。
近年来,传统能源价格波动剧烈,例如,2022年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至300欧元/兆瓦时,推动了欧洲光伏需求的增长。光伏作为分布式能源,能够提高能源自给率,增强能源安全,因此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光伏组件价格是影响装机需求的重要因素。2024年,光伏组件价格约为0.2美元/瓦,2025年有望下降至0.18美元/瓦,主要得益于硅料价格的下降(2024年硅料价格约为15美元/公斤,2025年有望下降至12美元/公斤)和技术进步(如TOPCon电池、HJT电池的普及)。
组件价格下降将直接降低光伏项目的投资成本,提高项目收益率。例如,一个100MW的光伏项目,组件成本占比约为50%,组件价格下降10%,项目投资成本将下降5%,收益率将提高1-2个百分点。因此,组件价格下降将推动装机需求的增长。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2025年有望突破460GW,2030年将达到1200GW/年以上。中国、美国、欧洲是主要需求市场,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经济性提升是主要驱动因素。未来,随着光伏技术的进一步进步(如钙钛矿电池、叠层电池)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光伏装机需求将继续增长,成为全球电力系统的核心电源。
对于投资者而言,光伏产业链(组件、硅料、逆变器、支架)将持续受益于装机需求的增长,其中组件环节由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利润空间将逐步扩大;硅料环节由于供应过剩,利润空间将逐步压缩;逆变器和支架环节由于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将保持稳定。建议关注技术领先、成本控制能力强的光伏企业,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阳光电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