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捷佳伟创钙钛矿整线设备的技术壁垒、财务支撑及市场布局,揭示其在光伏设备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潜力。
捷佳伟创(300724.SZ)作为光伏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在钙钛矿整线设备领域的竞争力逐步凸显。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持续的研发投入及完善的市场布局,公司在钙钛矿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如涂布、蒸镀、封装等环节)的技术突破与整线解决方案能力上形成了差异化优势。尽管当前钙钛矿产业仍处于规模化前夕,但捷佳伟创的提前布局已为其抢占未来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根据券商API数据[0],捷佳伟创2024年研发费用达8.6亿元,同比增长21.4%,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为7.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进一步增长至5.1亿元,研发费用率升至8.5%,创近年新高。其中,钙钛矿相关研发投入占比约30%,主要用于关键设备(如高精度涂布机、真空蒸镀设备)的技术优化与整线集成能力提升。
截至2025年6月,捷佳伟创在钙钛矿领域累计申请专利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40%,覆盖涂布工艺、蒸镀设备、封装技术等核心环节。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钙钛矿薄膜狭缝涂布设备”实现了±5μm的涂层厚度精度(行业平均为±10μm),显著提升了电池转换效率的一致性;“柔性钙钛矿电池封装设备”则解决了柔性基板的热稳定性问题,适配性覆盖PET、PI等多种材料。
公司组建了由光伏设备专家、材料科学家组成的钙钛矿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华为光伏等机构,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此外,捷佳伟创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聚焦钙钛矿材料与设备的协同优化,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2024年,捷佳伟创营业收入达110.3亿元,同比增长15.6%;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0.2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光伏设备收入占比超90%,为钙钛矿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撑。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8亿元,同比增长32.1%;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5亿元,同比增长25.0%。充足的现金流保障了公司在钙钛矿设备领域的持续投入,降低了产能扩张的财务风险。
2024年捷佳伟创研发费用率为7.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5.5%);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升至8.5%,显示公司对钙钛矿等新兴技术的重视。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确保了公司在钙钛矿设备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捷佳伟创在PERC、TOPCon等传统光伏设备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些客户对公司的设备质量与服务能力具有高度信任,为钙钛矿整线设备的推广提供了天然的渠道优势。例如,公司已与某头部光伏企业签订钙钛矿设备试点协议,预计2025年底实现小批量交付。
捷佳伟创近年来加速海外市场拓展,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15%,同比增长40%。公司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建立了服务中心,为钙钛矿设备的海外销售提供了支持。例如,公司与欧洲某钙钛矿电池企业达成合作,计划2026年向其供应整线设备。
迈为股份(300751.SZ)在钙钛矿涂布设备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捷佳伟创的整线解决方案能力更强。捷佳伟创可提供从基板清洗到封装的全流程设备,而迈为股份主要聚焦于涂布环节。整线解决方案能降低客户的设备集成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因此更受大型客户青睐。
金辰股份(603396.SH)在电池片设备领域具有优势,但钙钛矿设备研发投入较少。捷佳伟创在钙钛矿设备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上领先于金辰股份,且整线设备的兼容性更强,能适配不同客户的生产需求。
我国“双碳”目标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钙钛矿作为下一代光伏技术,受到政策重点支持。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钙钛矿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钙钛矿设备企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钙钛矿电池产能将达到10GW,2030年将达到100GW,对应的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5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00亿元。捷佳伟创作为钙钛矿整线设备的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捷佳伟创在钙钛矿整线设备领域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尽管当前钙钛矿产业仍处于规模化前夕,但捷佳伟创的提前布局已为其抢占未来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随着钙钛矿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市场需求的增长,公司钙钛矿整线设备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未来,捷佳伟创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整线设备的性能与成本,同时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加速钙钛矿设备的产业化应用,以巩固其在钙钛矿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