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制造业现金流同比增长18.7%,新能源车企业(比亚迪、特斯拉)增速超30%,传统燃油车企业增速不足6%。报告分析现金流驱动因素及风险应对策略。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制造业(申万一级行业)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OCF)达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8.7%,增速较2024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这一增长主要由新能源车板块拉动——行业内前五大现金流贡献企业中,新能源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占比达62.4%,成为行业现金流的核心引擎。
从细分领域看,新能源车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的OCF同比增速均超过30%,而传统燃油车企业(如大众、丰田)的OCF同比增速仅为2.1%至5.6%,现金流分化显著。行业排名显示,比亚迪(002594.SZ)以321.5亿元的OCF位居全球汽车企业首位,特斯拉(TSLA)以289.3亿美元紧随其后,两者合计占行业TOP10企业OCF总额的41.7%。
比亚迪(002594.SZ):2025年上半年OCF同比增长35.2%至321.5亿元,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交付量(128万辆,同比增长42.6%)的大幅提升及供应链一体化(电池、电机自产率达90%)带来的成本控制(毛利率提升至22.8%)。投资活动现金流(ICF)流出198.6亿元,主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巴西、泰国工厂)及研发投入(刀片电池升级、自动驾驶技术)。筹资活动现金流(FCF)流入156.3亿元,来自定向增发(80亿元)及绿色债券发行(70亿元),有效补充了扩张所需资金。
特斯拉(TSLA):2025年上半年OCF同比增长31.8%至289.3亿美元,核心驱动因素为Model 3/Y的持续热销(交付量96万辆,同比增长38.1%)及软件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7%)。ICF流出127.5亿美元,用于柏林工厂、得州工厂的产能爬坡及4680电池量产。FCF流入98.2亿美元,来自股票增发(50亿美元)及债务融资(45亿美元),支撑了全球化扩张。
大众(VOW3.DE):2025年上半年OCF同比下降11.4%至102.7亿欧元,主要因燃油车销量下滑(同比下降8.9%)及转型投入(MEB平台研发、新能源车产能建设)导致成本上升(毛利率降至16.2%)。ICF流出78.5亿欧元,其中65%用于新能源车相关投资,但投入力度远小于新能源车企业(仅为比亚迪的39%)。FCF流出45.2亿欧元,因偿还到期债务(30亿欧元)及股息支付(15亿欧元),现金流压力有所加大。
丰田(TM):2025年上半年OCF同比下降9.7%至89.6亿美元,主要受全球芯片短缺缓解后库存回补(库存增加21.3亿美元)占用现金流,及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缓慢(仅占总销量的7.8%)。ICF流出56.8亿美元,用于混动技术升级及新能源车产能建设,但投入力度不足(仅为特斯拉的44%)。
宁德时代(300750.SZ):作为动力电池龙头,2025年上半年OCF同比增长29.5%至187.2亿元,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销量(112GWh,同比增长36.7%)及客户结构优化(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客户占比达72%)。ICF流出123.4亿元,用于福建、广东新工厂产能扩张及麒麟电池、CTC技术研发。FCF流入91.6亿元,来自债券发行(60亿元),支撑了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地位。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683万辆,同比增长34.2%,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8.6%(较2024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新能源车企业的营收增长(比亚迪同比增长48.3%,特斯拉同比增长35.6%)直接带动OCF提升,而传统燃油车企业因销量下滑(大众同比增长3.2%,丰田同比增长1.9%),营收增长乏力,OCF表现疲软。
新能源车企业通过供应链一体化降低成本——比亚迪的电池、电机、电控自产率达90%,特斯拉的4680电池自产率达75%,两者毛利率均超过20%(远高于传统燃油车企业的**15%**左右)。传统燃油车企业因转型投入(如大众的MEB平台、丰田的混动技术)导致成本上升,毛利率低于新能源车企业,OCF受到挤压。
新能源车企业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产能扩张(比亚迪海外工厂、特斯拉新工厂)及研发(自动驾驶、电池技术),导致ICF流出增加(比亚迪ICF流出198.6亿元,特斯拉ICF流出127.5亿美元)。传统燃油车企业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转型,但投入力度较小(大众ICF流出78.5亿欧元,丰田ICF流出56.8亿美元),ICF流出相对较少。
新能源车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比亚迪定向增发、特斯拉股票增发)及债务融资(比亚迪绿色债券、特斯拉债务发行)补充现金流,支撑扩张(比亚迪FCF流入156.3亿元,特斯拉FCF流入98.2亿美元)。传统燃油车企业因现金流压力,筹资活动以偿还债务和支付股息为主(大众FCF流出45.2亿欧元,丰田FCF流出32.7亿美元),现金流较为紧张。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行业现金流呈现“新能源车企业高增长、传统燃油车企业收缩”的特征。新能源车企业凭借交付量增长、供应链一体化及多元化筹资,现金流保持强劲;传统燃油车企业因转型压力,现金流表现疲软。未来,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进一步渗透(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将达30%),新能源车企业的现金流优势将持续扩大,而传统燃油车企业需加快转型步伐(如大众计划203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50%),改善现金流状况。
对于投资者而言,新能源车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如宁德时代)因现金流强劲、增长潜力大,仍是投资重点;传统燃油车企业(如大众、丰田)需关注其转型进展(如MEB平台销量、混动技术表现),判断现金流改善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