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预计突破20%,成为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报告分析其增长驱动因素、财务贡献及行业对比,展望未来占比将达30%。
宁德时代(300750.SZ)作为全球新能源行业龙头,业务布局涵盖动力电池系统(核心业务)、储能系统(增长引擎)及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延伸)三大板块。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报告期内实现总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约35%),其中动力电池系统仍是收入核心来源,但储能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已成为显著趋势。
结合行业公开信息及公司过往披露,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收入约32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15%;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全球储能市场爆发,储能收入同比增长50%至210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8%(上半年总收入约1160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储能业务占比将突破20%,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随着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装机量激增,储能作为“新能源缓冲器”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00GWh,同比增长45%。宁德时代凭借技术与产能优势,占据全球储能市场约35%的份额(2024年数据),2025年储能产能将扩张至150GWh(同比增长60%),支撑收入增长。
中国“双碳”目标推动下,《“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欧美市场方面,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对储能系统提供30%的税收抵免,欧洲《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要求成员国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42.5%,均为储能业务增长提供了政策保障。
宁德时代在储能技术领域持续投入,推出CTP 3.0(无模组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创新产品,降低储能系统成本(2025年储能系统成本较2020年下降40%)。同时,公司布局电池回收(年回收产能12万吨)与储能系统集成(含PCS、BMS等核心部件),形成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
储能业务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20%,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5年三季度,储能业务收入约180亿元(估算),占比约6.36%(三季度总收入2830.72亿元),但全年占比将显著高于三季度(因储能项目多为下半年交付)。
储能系统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动力电池(2024年储能毛利率约25%,动力电池约20%),主要因储能系统集成附加值更高(包含电池、PCS、BMS等),且客户(电网、新能源电站)对价格敏感度低于车企。假设2025年储能收入占比20%,则储能业务贡献的利润占比将达到**25%**左右,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支撑。
与同行相比,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占比处于领先地位:
宁德时代凭借产能规模(2025年储能产能150GWh)、技术优势(CTP 3.0、钠离子电池)及客户资源(与国家电网、宁德时代新能源等合作),巩固了储能行业龙头地位。
随着2025年储能产能的释放(150GWh),2026年储能收入将达到600亿元(假设产能利用率80%,单价1.5元/Wh),占总收入比重约25%(预计2026年总收入约2400亿元)。
根据宁德时代的“2030战略”,储能业务将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突破30%。届时,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GWh,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将保持在30%以上,储能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
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占比正从“次要业务”向“核心业务”转型,2025年全年占比预计突破20%,成为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随着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与公司技术、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储能业务占比将持续提升,巩固宁德时代在新能源行业的龙头地位。
(注:文中储能业务收入占比为估算值,基于公司公开信息及行业趋势推断,具体数据以公司2025年年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