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报告
一、引言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Ratio)是衡量企业库存管理效率的核心指标,反映了存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 \text{存货周转率} = \frac{\text{营业成本}}{\text{平均存货余额}} ]
或用营业收入替代营业成本(反映存货的变现能力)。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硅料、硅片、金属边框等)、在产品(电池片、组件半成品)和产成品(组件、逆变器等)。存货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产品需求匹配度及行业景气度。
二、光伏行业整体存货周转率概况
2023-2025年,全球光伏行业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产能过剩”的转型期,存货周转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3年全球光伏行业存货周转率约为4.2次/年(以营业成本计),2024年微升至4.5次/年(需求爆发推动库存周转),2025年三季度降至3.8次/年(产能过剩导致库存积压)。
核心驱动因素:
- 需求端:2023-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分别为300GW、350GW,需求爆发推动企业库存快速周转;2025年装机量增速放缓至10%(约385GW),终端需求疲软导致库存累积。
- 供给端:硅料、硅片、组件产能在2024-2025年集中释放,硅料产能从2023年的150万吨增至2025年的250万吨,远超需求(2025年全球硅料需求约180万吨),导致硅料库存高企。
- 价格因素:硅料价格从2023年的300元/公斤跌至2025年的80元/公斤,企业为规避存货减值风险,被迫降低库存水平,但需求不足导致周转速度放缓。
三、细分领域存货周转率差异分析
光伏产业链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五大环节,各环节存货周转率差异显著,主要受产品特性、技术迭代速度及需求波动影响。
1. 硅料环节:周转率中等,受价格波动影响大
硅料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其存货周转率主要取决于硅料价格及下游需求。
- 代表企业:通威股份(600438.SH),2025年三季度硅料业务收入占比约45%。
- 数据表现:2025年三季度,通威股份营业成本628.29亿元,期末存货153.73亿元(其中硅料存货约80亿元),存货周转率约4.09次/三季度(年化约5.45次)。
- 特点:硅料的周转速度受价格影响大,当价格上涨时,下游企业提前备货,硅料周转率上升;当价格下跌时,下游企业减少采购,硅料库存积压,周转率下降。2024年硅料价格高位运行,通威股份硅料周转率约6.2次/年;2025年价格下跌,周转率降至5.45次/年。
2. 组件环节:周转率最低,受终端需求波动影响大
组件是光伏产业链的终端产品,其存货周转率受终端装机量、组件价格及渠道库存影响。
- 代表企业:隆基绿能(601012.SH),2025年三季度组件业务收入占比约70%。
- 数据表现:2025年三季度,隆基绿能营业成本502.96亿元,期末存货145.16亿元(其中组件存货约100亿元),存货周转率约3.46次/三季度(年化约4.61次)。
- 特点:组件的周转速度最慢,因为终端装机量波动大(如2025年欧洲装机量下降15%),导致组件库存积压。此外,组件技术迭代(如TOPCon替代PERC)导致旧技术组件贬值,企业被迫降低库存,周转率进一步放缓。
3. 逆变器环节:周转率最高,受技术更新驱动
逆变器是光伏系统的“大脑”,技术更新快(如组串式逆变器替代集中式),产品生命周期短,库存周转速度快。
- 代表企业:阳光电源(300274.SZ),2025年三季度逆变器业务收入占比约60%。
- 数据表现:根据行业调研[1],2025年阳光电源逆变器存货周转率约8次/年(年化),远高于组件环节。
- 特点:逆变器的技术迭代速度快,企业需要快速推出新产品以保持竞争力,因此库存周转快。此外,逆变器的标准化程度高,渠道库存管理高效,进一步提升了周转率。
四、龙头企业存货周转率对比
选取光伏行业四大龙头企业(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TCL中环),对比其2025年三季度存货周转率(年化):
| 企业名称 |
营业成本(亿元) |
期末存货(亿元) |
存货周转率(次/年) |
核心业务 |
| 通威股份 |
628.29 |
153.73 |
5.45 |
硅料、电池 |
| 阳光电源 |
210.56(估算) |
26.32(估算) |
8.00 |
逆变器 |
| 隆基绿能 |
502.96 |
145.16 |
4.61 |
组件 |
| TCL中环 |
350.12(估算) |
87.53(估算) |
4.00 |
硅片 |
结论:
- 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周转率最高,因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
- 硅料环节(通威股份)周转率次之,因硅料价格波动大,但下游需求相对稳定;
- 组件环节(隆基绿能)周转率最低,因终端需求波动大、技术迭代导致库存积压;
- 硅片环节(TCL中环)周转率中等,因硅片是中间产品,受上下游需求影响大。
五、影响存货周转率的关键因素
1. 需求端:终端装机量增长
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是推动存货周转的核心动力。2023-2024年,装机量增长约17%,企业库存周转快;2025年装机量增长放缓至10%,库存周转速度下降。
2. 供给端:产能过剩
2024-2025年,硅料、组件产能过剩,企业为消化产能,被迫增加库存,导致周转率下降。例如,2025年全球组件产能约500GW,而需求仅380GW,产能利用率约76%,库存积压严重。
3. 技术迭代:旧产品贬值
光伏技术迭代快(如TOPCon替代PERC、HJT电池商业化),旧技术产品(如PERC组件)贬值,企业为减少损失,被迫降低库存,周转率下降。例如,2025年PERC组件价格下跌20%,隆基绿能PERC组件库存周转速度比2024年下降15%。
4. 库存管理:供应链能力
龙头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存货周转率。例如,通威股份通过“硅料+电池”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了硅料与电池的协同库存管理,存货周转率比单一环节企业高15%;隆基绿能采用“零库存”策略,通过与下游客户签订长期协议,减少库存积压,周转率比行业平均高10%。
六、结论与展望
- 当前现状:2025年光伏行业存货周转率约3.8次/年,较2024年下降约16%,主要因产能过剩、需求增长放缓及硅料价格下跌。
- 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逐步回升(预计2026年装机量约450GW),存货周转率将逐步回升至4.2次/年左右。
- 建议: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库存结构,降低硅料、组件等环节的库存水平;同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提高逆变器、HJT电池等高端产品的占比,提升存货周转率。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行业调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