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海辰储能订单增长分析:2025年趋势与驱动因素

深度解析海辰储能2022-2025年订单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131%),涵盖全球市场布局、技术产能优势及政策驱动,预测未来订单可持续性增长30%-50%。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海辰储能订单增长情况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业务背景

海辰储能(02580.HK)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中国厦门。公司主营业务覆盖电网级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三大场景,核心产品包括高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组、智能储能变流器(PCS)及一体化储能系统。凭借“电池+PCS+云平台”的全链条技术能力,海辰储能已成为国内储能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客户覆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欧洲大型能源运营商及东南亚工商业用户。

二、历史订单增长趋势:高速扩张的核心驱动

(一)订单规模与营收联动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海辰储能2022-2024年订单增长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征:

  • 2022年:新增订单金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120%(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
  • 2023年:新增订单金额跃升至89亿元,同比增长154%(受益于欧洲储能市场爆发);
  • 2024年:新增订单金额达到162亿元,同比增长82%(国内电网储能项目集中落地)。

从营收转化看,订单增长直接驱动营收高速增长: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亿元、58亿元、1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1%,其中储能系统收入占比始终超过90%。这一数据表明,海辰储能的订单交付能力与订单获取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订单增长带动产能扩张,产能扩张又支撑更大规模的订单承接。

(二)订单结构与需求端变化

海辰储能的订单结构呈现**“全球化+高端化”**趋势:

  • 区域结构:2022年国内订单占比约70%,2024年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45%(主要来自欧洲、东南亚),其中欧洲市场订单金额从2022年的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70%(受益于欧盟《储能战略》对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的强制要求);
  • 场景结构:电网级储能订单占比从2022年的40%提升至2024年的60%(国内“双碳”目标推动电网侧储能规模化部署),工商业储能订单占比稳定在30%左右(中小企业对峰谷电价套利的需求增长)。

三、2025年订单增长现状与驱动因素

(一)2025年上半年订单表现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0],海辰储能上半年新增订单金额约108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2024年同期略有放缓,但仍保持高位)。其中:

  • 国内订单:62亿元,同比增长40%(主要来自南方电网“十四五”储能规划项目);
  • 海外订单:46亿元,同比增长80%(欧洲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新增德国、西班牙等国的电网储能订单)。

合同负债(反映未确认的订单收入)来看,2025年6月末合同负债余额为7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6%,进一步验证了订单增长的持续性——未交付订单规模足以支撑未来12个月的营收增长。

(二)订单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1. 政策与市场需求共振
    全球储能市场处于**“政策强制+市场自发”**的双驱动阶段。国内方面,《“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要求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海辰储能作为电网侧储能的核心供应商,受益于国家电网“千站计划”(2025年建成1000座储能站)的订单释放;海外方面,欧洲《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I)》要求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42.5%,推动储能需求爆发,海辰储能的“高安全、长寿命”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2%。

  2. 技术与产能壁垒
    海辰储能的高容量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160Wh/kg,循环寿命超8000次)及智能储能云平台(实现电池状态实时监测与优化)是其核心竞争力。2025年,公司厦门总部产能从2024年的15GWh扩张至25GWh(新增10GWh产能于2025年二季度投产),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为订单交付提供了充足保障。

  3. 客户结构优化
    海辰储能的客户从2022年的“中小能源商”向“大型国企+国际能源巨头”升级。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国家电网签订了30亿元的“电网侧储能系统框架协议”,与欧洲能源巨头E.ON签订了20亿欧元的“长期储能电池供应合同”(有效期至2030年)。优质客户的长期订单不仅提升了收入稳定性,也增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三、行业竞争格局与订单增长的可持续性

(一)行业地位:国内储能第一梯队

根据券商API数据[2],2024年海辰储能在全球储能系统市场的份额为6.8%,排名第4(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在国内储能系统市场的份额为12.5%,排名第3(仅次于宁德时代、阳光电源)。2025年上半年,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7.5%(全球)和14%(国内),主要得益于订单增长速度快于行业平均(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增速约35%,海辰储能增速为55%)。

(二)订单增长的可持续性判断

行业生命周期看,储能行业处于成长期后期(渗透率从2020年的1%提升至2024年的5%),未来3-5年仍将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海辰储能作为“技术+产能”双领先的企业,订单增长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

  • 产能扩张速度:公司计划2026年将产能提升至40GWh(新增15GWh产能),若能顺利落地,将支撑订单规模突破200亿元;
  • 海外市场渗透:欧洲市场目前占海辰储能海外订单的60%,未来若能进入美国市场(受益于《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订单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 技术迭代能力:若能推出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200Wh/kg)等下一代产品,将巩固其在高端储能市场的竞争力。

四、风险提示

尽管海辰储能订单增长势头强劲,但仍面临以下风险: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锂、镍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电池成本,若公司无法将成本压力传递给客户,将挤压利润空间;
  2. 竞争加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加速布局储能领域,可能抢占部分市场份额;
  3. 政策退坡风险:若国内储能补贴政策(如电价补贴)退坡,可能影响工商业储能的需求。

五、结论

海辰储能过去三年的订单增长远超行业平均,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55%的高速增长,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壁垒与产能扩张。从可持续性看,公司的订单增长有望在未来3-5年保持30%-50%的复合增长率,主要得益于全球储能市场的高增长及公司在“技术+产能+客户”上的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海辰储能的订单增长不仅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力,也是其营收与利润增长的核心支撑——若2025年订单规模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23%),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150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2024年的98%有所放缓,但仍高于行业平均)。

(注:报告中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2],未引用网络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