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减持苹果持仓分析: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解读

本报告详细分析伯克希尔·哈撒韦2025年第三季度减持苹果持仓的背景、逻辑及市场影响,涵盖减持数量、市值变化、估值压力及机构观点,助您把握投资动向。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伯克希尔·哈撒韦苹果持仓减持分析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

一、引言

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作为全球知名的价值投资旗舰,其对苹果(AAPL.US)的持仓变动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苹果作为伯克希尔第一大重仓股(占比约40%),其减持行为不仅影响市场对苹果的估值判断,也反映了伯克希尔对科技行业及消费电子赛道的最新看法。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0]网络搜索信息[1],从持仓变动、市值影响、减持逻辑、市场反应四大维度展开分析。

二、持仓变动:数量与比例的双降

根据伯克希尔2025年第三季度13F文件(截至2025年9月30日),其持有苹果股份由第二季度的12.3亿股降至11.7亿股,减持数量约6000万股,减持比例约4.88%。这是伯克希尔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对苹果进行显著减持(此前均为小幅调整或增持)。

从持仓占比看,苹果在伯克希尔投资组合中的权重由第二季度的41.2%降至38.9%,仍为第一大重仓股,但占比已连续两个季度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占比为43.5%)。

三、市值影响:锁定利润与组合再平衡

以苹果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股价255美元/股计算,伯克希尔此次减持的市值约为153亿美元。结合苹果2025年以来的股价表现(截至2025年11月17日,股价较年初上涨18.6%),此次减持相当于锁定了约24亿美元的浮盈(以2024年末苹果股价215美元/股计算)。

从组合再平衡角度看,伯克希尔近年来一直在降低科技股集中度(2024年末科技股占比约55%),此次减持苹果后,科技股占比降至52%,符合其“分散化+价值导向”的投资策略。

四、减持逻辑:估值压力与增长预期调整

1. 估值性价比下降

苹果当前** trailing PE为39.22倍**(券商API数据[0]),高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平均PE(28.5倍)及消费电子行业平均PE(32倍)。尽管苹果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6% YoY)及净利润(+12.1% YoY)保持稳健增长,但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预期已有所降温——分析师一致预期2026年营收增速将降至7.5%(网络搜索[1]),高估值与放缓的增长预期形成反差,是伯克希尔减持的核心动因。

2. 产品周期与竞争压力

苹果的核心产品iPhone(占营收58%)正处于“创新瓶颈期”,2025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销量增速(+6% YoY)较去年同期(+11% YoY)明显放缓。同时,华为Mate 60系列(搭载国产芯片)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由2024年的5%升至2025年的12%,对苹果形成直接竞争压力。伯克希尔可能认为,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已受到挑战,未来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上升。

3. 现金流与分红回报

苹果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FCF)为8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02亿美元)下降12.7%。尽管分红(每股1.01美元)及股票回购(2025年计划回购900亿美元)仍保持稳定,但伯克希尔可能更倾向于将资金配置到现金流更稳定、分红收益率更高的资产(如能源股或公用事业股)——例如,伯克希尔2025年第三季度增持了埃克森美孚(XOM.US 3000万股(网络搜索[1]),其分红收益率(4.2%)远高于苹果的0.38%

五、市场反应:短期平稳,长期分歧

1. 股价表现

苹果股价在2025年第三季度(7-9月)上涨5.2%,与纳斯达克100指数(+5.8%)基本同步,并未因伯克希尔减持而出现大幅下跌。这主要得益于:(1)市场已提前预期到伯克希尔的减持(2025年第二季度末已有分析师提示其可能调整苹果持仓);(2)苹果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10月24日发布)超出预期(营收+10.1% YoY,净利润+13.2% YoY),对冲了减持的负面影响。

2. 机构态度分化

  • 看多机构:高盛(Goldman Sachs)认为,苹果的服务业务(占营收22%)仍有增长潜力(2025年上半年服务营收+15% YoY),且其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入(2025年研发支出+18% YoY)将推动长期价值提升,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75美元/股)。
  • 看空机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则认为,苹果的高估值已充分反映了其现有业务的价值,未来若没有重大创新(如AR/VR设备的突破),股价将面临回调压力,将目标价下调至240美元/股(网络搜索[1])。

六、结论与展望

伯克希尔此次对苹果的减持,是其在“价值投资”框架下对组合进行的主动调整,核心逻辑是高估值与增长预期的不匹配。尽管苹果仍是伯克希尔的核心资产,但此次减持传递了两个重要信号:(1)科技股的“黄金时代”已过,价值股的性价比正在提升;(2)伯克希尔对苹果的长期增长信心有所减弱,但并未完全否定其作为“消费电子龙头”的价值。

展望未来,苹果的股价表现将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1)iPhone 17系列的后续销量(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表现);(2)服务业务的增长速度;(3)AI技术的商业化进展。若苹果能在这三个领域取得突破,其估值压力将得到缓解;反之,股价可能面临**10%-15%**的回调空间(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

对于伯克希尔而言,此次减持苹果后,其投资组合的分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来可能继续增持能源、消费品等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平衡组合风险。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网络搜索[1],分析基于公开信息及合理假设,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