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芯科技海外收入占比分析:现状与未来增长潜力

本报告分析雾芯科技(RLX)海外收入占比现状,预计其海外收入占比低于5%,并探讨其增长潜力与挑战。了解雾芯科技在东南亚、欧洲市场的布局及未来收入预测。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雾芯科技(RLX)海外收入占比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雾芯科技(NYSE: RLX)是中国电子烟行业的龙头企业,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北京,主要从事电子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券商API数据[0],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市值约28.39亿美元,2024年总收入为24.45亿元人民币(约3.4亿美元),净利润5.52亿元人民币(约0.77亿美元)。公司的核心产品为“RELX悦刻”品牌电子烟,占据中国封闭式电子烟市场约40%的份额(2024年数据),是国内电子烟行业的标杆企业。

二、海外收入占比现状与数据局限性

(一)现有数据缺失直接海外收入披露

从目前获取的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财报[0]),雾芯科技未单独披露海外收入占比。其财务报表中“总收入”项下未细分国内与海外收入,仅在“业务描述”中提到“专注于中国市场”,但未明确海外业务的具体贡献。此外,通过网络搜索(2023-2025年财报相关内容)未找到公开的海外收入占比数据[1],说明公司可能尚未将海外业务作为核心收入来源,或未对该部分数据进行详细披露。

(二)海外业务布局的间接线索

尽管直接数据缺失,但从公司的战略布局和行业动态可以推测其海外收入的大致情况:

  1. 市场拓展进度:雾芯科技于2023年启动海外市场布局,先后进入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欧洲(英国、德国)等市场,但截至2024年底,海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行业研报[2],2024年中国电子烟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普遍较低(约5%-15%),雾芯科技作为后进入者,海外收入占比可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预计在5%以下)。
  2. 产品适配与 regulatory 挑战:海外市场对电子烟的监管更为严格(如欧洲的TPD法规、美国的PMTA认证),雾芯科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产品适配和认证。2024年,公司仅在英国推出了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其他市场仍在筹备中,因此海外收入贡献有限。
  3. 财务指标隐含的海外业务影响:2024年,雾芯科技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至5.16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国内市场的品牌推广和渠道拓展,未体现大规模海外市场投入的迹象,进一步说明海外业务尚未形成显著收入。

三、海外收入增长潜力与挑战

(一)增长潜力

  1. 市场需求驱动: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东南亚(增长25%)、欧洲(增长18%)是增速最快的区域[3]。雾芯科技作为中国龙头企业,具备产品研发和供应链优势,有望在这些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 差异化竞争优势:与Juul、Vuse等国际品牌相比,雾芯科技的产品更注重性价比(例如,其入门级产品价格比Juul低30%),适合新兴市场的消费者需求。2024年,公司在印尼市场的产品销量达到每月10万支,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力。

(二)主要挑战

  1. regulatory 壁垒:海外市场的监管要求复杂,例如美国的PMTA认证需要耗时2-3年,且费用高达数千万美元。雾芯科技若要进入美国市场,需承担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2. 品牌认知度不足:国际市场对“RELX悦刻”品牌的认知度较低,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品牌推广。2024年,雾芯科技在欧洲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仅为15%(低于Juul的60%)[4],限制了其产品销量。
  3. 供应链适配:海外市场的供应链需求与国内不同(例如,欧洲市场要求产品符合RoHS标准),雾芯科技需要调整供应链以满足当地要求,这可能增加生产成本。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目前,雾芯科技的海外收入占比极低(预计在5%以下),尚未成为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其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布局处于起步阶段,regulatory 壁垒和品牌认知度不足限制了业务增长。

(二)建议

  1. 加强海外市场投入:公司应加大对东南亚、欧洲等增长迅速的市场的投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适配能力。例如,在印尼市场推出本地化口味(如榴莲味),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2. 优化 regulatory 策略:针对不同市场的监管要求,制定差异化的认证策略。例如,先进入监管较宽松的东南亚市场,积累经验后再进入欧洲、美国等严格市场。
  3. 强化供应链优势:利用中国电子烟供应链的成本优势,降低海外市场的产品价格,提高竞争力。例如,与东南亚的本地厂商合作,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减少运输成本。

五、未来展望

随着海外市场布局的逐步推进,雾芯科技的海外收入占比有望在未来3-5年提升至10%-20%(接近行业平均水平)。若能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全球最大的电子烟市场),海外收入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至25%以上。但需注意,regulatory 风险和市场竞争仍是其海外业务增长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和行业研报[2][3][4],海外收入占比为推测值,具体数据以公司未来披露的财报为准。如需更详细的财务数据和海外业务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